
头条新闻
- 2021年01月12日
脚步丈量世界,8个国家旅居史,她有着怎样的体验?
毅然决然搬去异国他乡会是什么样的体验?在获得失去之间,生活循环往复间有着怎样的心得? Everest 2014 人文学院的教师Virginia Parker分享了她在八个国家居住的奇妙经历。四岁时因为父母工作搬至沙特阿拉伯,九岁时重回加拿大,三十岁决定去往韩国,之后又在迪拜、缅甸、马来西亚、泰国乃至文莱留下足迹,现在又居住在遥远的中国……Parker老师在一次次迁居中获得了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在这几段不同国家的生活经历中,Parker最为印象深刻的要数缅甸。Parker搬去缅甸时,缅甸还是封闭落后的国家。取得缅甸的长期居住许可证是个十分繁琐艰难的过程。审批成功后Parker还是要在政府监视下生活工作,那是一段让她哭笑不得的奇妙体验。当时的缅甸主要还是说缅甸语,但在互联网都还不发达的缅甸,翻译软件无法提供任何帮助,她在超市采购常常遇到语言障碍,因此她学会了一些缅甸语。同样,Parker也会说一些韩语和中文。 Azerbaijan 2009 谈到搬至异国他乡的初衷,Parker说了一个词,那就是好奇心。Parker不想过一成不变的生活,她希望每天早晨… - 2021年01月08日
新生·新声|马臻 :两年拥有两家公司,我就是“平平无奇”商业小能手
新生·新声|马臻 石墨无声,满瓶不动。十八岁拥有自己的公司,十九岁成立第二家分公司,除此之外,作文、钢琴、国际象棋、篮球、编程等样样拿得出手的这位少年,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来自宁波,在温肯就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一新生马臻。 01 从小种下创业梦 18岁拥有第一家公司 在经商父亲的影响下,马臻从小就在心里种下了商业的种子。 高中一个偶然的机会,马臻加入了学校的模联(模拟联合国是为青年人组织的对联合国大会和其它多边机构的仿真学术模拟)社。高一暑假在杭州参加完南嘉全国模拟联合国大会后,一个商业的想法在他心里萌生。 因为错过了火车,马臻就在火车上和小伙伴们合计了起来:“有些学校有学术却办不起来模联会,那我们能不能成立一个组织来帮助这些学校办会呢?”火车在前进,创业的火花在一丝一缕地冒出…… 说干就干,他们第一个联系到了朋友所在的西安长安大学。他们向对方承诺,如果会议办不成功,全部自掏腰包承担费用。与学校达成合作后,一群人便开始联络酒店、会场、印刷厂,并且准备为学校学术代表量身定制的茶歇,最后安排两个人到学校给出方案、指令,培训志愿者。出人意料的是,就真给他们办成了。 图|参加模拟… - 2021年01月07日
特殊时期入学温肯,他们适应了吗?
疫情背景下,温州肯恩大学积极响应教育部临时扩大中外合作办学自主招生的政策,招录200余名持有世界知名学府录取通知书、原计划就读境外本科的中国籍高中毕业生,以及已在海外就读但选择回国的转学生,经历了一段时间适应,这些学生在温肯生活学习得怎么样?是否适应了学校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把目光聚焦到他们,看看他们特殊时期入学温肯的心路历程。 杨一景 生物学 杨一景是生物学专业的新生。从杭州某个国际班尖子生到拿到澳洲八大数所名校的offer的欣喜,再到受疫情影响无法就学,机缘巧合入学温肯,过程一波三折,杨同学承认最初有心理冲击,但是,入学已一个学期,他也肯定了自己当初的选择。这里全英文的教学环境是对高中期间国际化教学很好地衔接,既提升了难度,又能让自己很好地适应全英文的学习环境。外教都有自己的特色,鼓励学生积极互动,“我是属于班里发言和互动都非常积极的”他坦言。 人生每一步都走得十分笃定的杨一景同学对自己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错失澳洲是个遗憾,邂逅温肯是种缘分,既来之,则安之,在这里他将会为未来生物学深造打好基础,向着自己的目标坚定迈进。 唐琦涛 环境科学 唐琦涛,环境科学专业的新生。… - 2021年01月04日
【温州都市报】温州肯恩大学:“建”证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前言:近年来,温州联动推进“大建大美”,城市形象、品质得以全方位提升。日前,温州市“大建大美”领导小组办公室梳理出20个温州标志性工程候选项目清单,温州肯恩大学名列其中。12月31日,温州都市报刊发了相关报道。报道全文如下: 美式校园,山水田居。 温州有这样一所大学, 它融合东西方文化,体现中美合作大学特色,是一座将校园、公园、家园融为一体的现代山水大学校园。走在校园中,会时不时邂逅文化交融带来的美感: 2015年投用的学校公寓楼,以 “梅园”“兰亭”“竹轩” “菊苑”等命名,徜徉在其中,一股浓浓的“国潮风”; 学生宿舍二区以椭圆形大草坪作为视觉和平面几何中心进行空间体量规划,采用学院制宿舍概念,分不同的学院组团进行设计。各组团以特色树种——榕树、红枫、银杏、瓯柑分别命名,走的是清新的ins风; 商学院大楼以现代化的设计风格和明快的色彩搭配,设计理念与哈佛、耶鲁等世界顶级高校建筑理念相接轨,立面选色和大台阶等设计元素,与校园现有建筑相互呼应,在建筑多样性的校园中显得独树一帜,如今早已成为网红打卡点; 投资超1亿元的葛和凯楼,将成为这里的又… - 2021年01月04日
带宝宝读博的新手麻麻,投身教育的美术女孩,梦想不灭,步履不止
在今年的温州肯恩大学新生中,有一个特别的群体——温肯首次招收的27名硕博研究生,其中包含了11名教育领导学专业博士。 今天我们就将目光聚焦于两位博士新生——刘然和王豪婷,一位是刚出月子便进入课堂的新手妈妈,而另一位是从美术转向教育领域的年轻女孩,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新手妈妈”带娃求学两不误 温州肯恩大学2020级 教育领导学专业博士刘然 读博前,刘然是一名教育机构的英语教师,主要面向成年人1对1教授英语。她的本科是会计专业,在英国完成了自己的金融学硕士课程。 谈到为什么从金融转而选择教育行业,刘然如此回答:“事实上,金融领域并不是我最感兴趣并且擅长的,但从事教育行业让我觉得在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为了内心的这份热爱,她选择继续深耕教育学。 怀孕期间,刘然偶然看到温肯开设了教育领导学博士课程。在家人的支持下,她毅然投递了自己的读博申请书。 产后未满2个月,刘然就带着宝宝开始了自己的博士生学习。 一边奶娃,一边读书的生活,是1+1>2的辛苦。“目前我正在学习三门课程,一门课程一周三节课,每节课约三小时。”刘然提到,在家上网课时,往往这边带耳机听课… - 2020年12月27日
温肯中外教职工夜游瓯江,共庆新年到来
又到一年年末,新年即在眼前。12月25号晚,温州肯恩大学150余位中外教职员工及家属登上游船,一起享受晚宴、夜游瓯江,庆祝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温州肯恩大学校领导郑晓东、许书利、杨毅欣、夏彩国,理工学院院长 Larry Brown一同参加了本次晚宴。 瓯江是温州的母亲河,“瓯江夜游”已成为温州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着各方来客来此感受温州的美丽江景。 温州肯恩大学学术副校长杨毅欣博士首先为晚宴致辞。他希望,这次晚宴能够让大家暂且放下手中繁重的工作,抛下过去一年积攒的所有压力、顾虑,真正的放松下来,一起分享节日的美好祝福,享受这个美好的夜晚。“我相信2021年的每一刻都会令人耳目一新,每一刻都值得祝贺!” 最后,杨毅欣副校长通过引用英国著名诗人珀西·比希·雪莱的名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为大家送上了自己对来年的期盼与最真挚的祝福。 迎接大家的还有丰盛的美食,既有西方传统食物,也有温州特色小菜,精致的甜点,新鲜的水果……享受美食之余,大家相互握手、拥抱,为对方送上最真挚的节日祝福。 晚宴期间,温州肯恩大学管理科学系教授 Jerry Choi不停的拿着自带的相机为大家拍照,捕捉每… - 2020年12月17日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何乐进James R. Heller一行访问温州肯恩大学
12月14日,美国驻上海总领馆何乐进(James R. Heller)总领事一行访问温州肯恩大学。温州市外事办副主任周怀中、我校校长王立、副校长杨毅欣、副校长许书利、副校长严晓鹏、副校长夏彩国等参加了会见活动。 美方来访人员有美国驻沪总领事何乐进(James R. Heller)、外联处处长贝家明(Jeremy Beck)、政治经济处副处长林凯(Scott Linton)和外联助理李浩津川等。来宾首先参观了温肯校园,榕楼学生公寓里美式风格的寝室设置和宽敞的活动室、商学院大楼里随处可见的公共空间等都让来宾印象深刻,更让来宾由衷感叹的是这所中美合作大学建校十年的发展速度。 在商学院,双方进行了座谈。王立校长代表温肯对何乐进总领事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温肯这棵由中美双方共同培育的友谊之树、教育之树,已经在温州茁壮成长,并不断结出丰硕果实。 王立校长从学校教学、招生与科研、校园建设及疫情期间与美国肯恩大学的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截至目前,温州肯恩大学与美国肯恩大学共互派1100余名交流生,走出五届毕业生1626人,约60%前往世界知名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其中不乏哈佛大学、… - 2020年12月17日
揭秘葛和凯楼丨2020年建筑与设计教育研讨会今日举行
今日(12月16日),由温州肯恩大学迈克尔格雷夫斯建筑与设计学院主办的2020年建筑与设计教育研讨会在温州肯恩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此次活动,在学院内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通过对葛和凯大楼的介绍,加深了大家对学院的了解,参会的师生表示受益匪浅。 肯恩大学迈克尔格雷夫斯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大卫·莫尼(David Mohney)线上致开场词。David向到场的嘉宾表示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院相关情况,并回顾了葛和凯大楼的建设历史,对多年来参与大楼设计与建设的同仁表示了感谢,十分欣慰于葛和凯大楼即将投入使用。 葛和凯楼背后的故事 美国MRY建筑设计、上海办公室主理人、葛和凯大楼设计师陈国荣(Christopher Chan)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葛和凯大楼的设计理念和建设故事。据陈国荣介绍,葛和凯楼从最初的设计理念出发,通过观察环境,使用元素的融合,结合实际,不断修改,最终定稿。葛和凯大楼在功能分配上独具特色,既有供大型演讲的中庭,也有提供自习和阅读图书室,评图空间、设计工坊、工作室、专业教室与办公室的布局充分满足了设计专业的教学与办公需求。 现场提问环节,陈国荣及他的团队的回答了来自嘉宾和… - 2020年12月14日
温州首个以个人艺术家命名的美术馆 温肯陈天龙美术馆今日开馆
翰墨飘香,以美育人。12月12日下午,温州肯恩大学陈天龙美术馆举行开馆仪式。这是温州首个以个人艺术家命名的高校美术馆,标志着温肯校园又新添一处重要的文化阵地,温州再添一个艺术高地。 市政协副主席陈胜峰,市人大原副主任卓高柱, 市政协原副主席高育厅,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丁福良,市政协教科卫体委主任陈志斌,市委第一巡察组、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及市委统战部、市教育局等单位领导代表出席仪式。出席开馆仪式的还有各地远道而来的艺术界嘉宾。 NO.1 『校园里“藏着”的美术馆』 陈天龙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代油画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最具特点的意象油画艺术家之一。陈天龙美术馆由温肯筹备建造,是温肯的下设机构,位于温肯校内公共教学楼B号楼一楼,建筑面积约为800平方米,对民众免费开放。 开馆仪式在温肯别具特色的大草坪上举行,绿色代表着蓬勃的生机,正如坐落在美丽校园里的陈天龙美术馆,经过三年的精心筹备,今天终于隆重开馆,展开新的篇章。 作为一个兼具规范性、专业性、稳定性、功能与设备设施齐全的美术馆,陈天龙美术馆不仅提供专业的收藏和展示空间,还将开展… - 2020年12月14日
大咖驾到丨从机器人到智能机器人,谭建荣院士为温肯师生揭秘新科技
今日(12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谭建荣教授作客温州肯恩大学,为温肯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从机器人到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的精彩讲座,分享了他对中国科研未来发展的思考。 “机器人的概念不是专研技术的人提出来的,而是文学家创造的。” 1920年捷克作家K·凯比克的科幻本中首次提出了Robot概念,从机器人到智能机器人,1967年日本第一届机器人学术会议,首先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讲座中,谭建荣院士从机器人的历史与文化、智能机器人的概念、智能机器人的分类、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智能机器人目前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并运用大量的案例,为我们描绘了智能机器人目前的应用与关键技术。 20年代科幻本中出现的Robot名词、50年代美国作家I·阿西莫夫提出机器人学(robotics)、60年代美国AMF公司生产的万能搬运versatran机器人、具有视觉传感器的机器人、第一台以双脚走路的机器人、波斯顿大狗、阿尔法狗(alphago)、FANUC智能机器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谭建荣院士细致地讲述了关于从机器人到智能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