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新闻

  • 2020年09月16日

    一起来做科研吧!WKU科研支持项目SpF/SpS报名通道正式开放!

    千呼万唤始出来,9月14日起,科研支持项目SpF/SpS报名通道正式面向广大师生开放。   SpF/SpS是什么?申请需要准备什么材料?申请有哪些时间节点?申请流程怎么走?   本文手把手带你! 准备好了吗?一起出发吧! Student Partnering with Faculty/Staff Programs 教职工与学生拍档科研项目,是学校竞争性的校内科研项目。该项目从 2015/2016 学年开始实施,主要支持教职工指导学生开展科研项目,对入选的项目给予最高3万元的资金支持。 一、项目申请条件 1、申请人必须为温州肯恩大学全职教职工; 2、科研项目组学生必须为温州肯恩大学注册本科生或研究生; 3、每个科研项目组学生人数为2-6人。 二、资助期限 每个科研项目实施期限为12个月,从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 三、资助额度 每个科研项目将依据申请书确定资助额度,最高资助额度为30,000元。 四、申请程序 申报材料需通过OA系统提交。2020年9月14日开放网上申报系统,10月16日申报截止。项目将邀请专家根据评审标准进行评审。 申请还有疑问怎么办?请联系她 → 科研办朱…
  • 2020年09月15日

    “你们即将在温肯展开一场激动人心的学术征程。”WKUers,学术副校长杨毅欣@你了

    我们的共同目标:“为学生提供互动性强、有成效和愉快的在线学习体验,以达到与线下教学相同的学习效果。”9月5日,温州肯恩大学2024届新生报到,在即将到来的秋季学期,温肯将同时提供线上和线下课程。 学术副校长杨毅欣 学术副校长杨毅欣专门为新生录制视频,简要回顾了我校自疫情以来的线上教学情况,并对新生的寄予期望与建议。   你们即将在温肯展开一场激动人心的学术征程。 我希望你在大一的时候,通过和你的教授和同学们练习口语,掌握至少6000个词汇;每月阅读一本英语小说,大幅度提高你的英语技能。 在出色完成课程之外,请找一位教授合作研究项目,或通过参加课外活动、创业或实习来获得体验式学习经历。 除了获得学术知识外,积极参加温肯充满活力、创意的课程,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创造力、口头和书面交流、批判性思维、数学和分析能力。 视频内容点击查看 温肯是一艘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术游轮,带你领略各种波澜壮阔的知识文化景观,从而收获全方位的教育和个人成长。 每个人都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来收获学术上的卓越成就,我保证你的努力将会得到超乎你想象的回报。 于此启航,走向世界! 视频丨媒体中心 制作 | 王智耀…
  • 2020年09月04日

    听说你有一个好项目,我们有资金支持……

    手头有个好项目?打算推上国际平台?没有资金支持?只能作罢? 研究有海量数据,没听过SPSS,只能徒手扒? 为支持教学理论实践化,温州肯恩大学自2015年开始实施Student Partnering with Faculty/Staff Programs(SpF/SpS)项目,帮你解决难题。 听说这里有人获得了资金支持,有人学会了SPSS爬数据,有人获得了专业教师的专业指导…… 什么,你还没听过这个神奇的SpF/ SpS项目?一起了解下吧! SpF/SpS是什么? 顾名思义,Student Partnering with Faculty/Staff Programs即校内师生通过合作形式,鼓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知识,在国际化的视野下,紧密结合当下中国及国际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领域的热点,开展探索和研究,拍档完成科研项目。 从 2015/2016 学年开始,学校每年开展实施该项目。对入选的项目给予最高3万元的资金支持。 几年以来,这些项目的实施对于提升本科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学术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实践化和成果化。 SpF/SpS 科研项目实施总体情况如何?…
  • 2020年07月09日

    【美通社】Jerry Choi教授:疫情下的管理范式变革

    温州2020年7月10日 /美通社/ — 由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中小企业分会、源大集团主办的2020年影响力投资国际论坛于6月28日正式启动。温州肯恩大学管理科学系教授Jerry Choi受邀参与大会,并于7月5日发表了“疫情下的管理范式变革”的主题演讲。崔博士认为,技术和新冠肺炎的双重影响下,未来的工作方式将被重塑,而这也冲击原有的管理模式,商业的基本构成要素重新洗牌,应对这种变化,无论是企业主还是个人都应当做出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 Jerry Choi教授:疫情下的管理范式变革 未来工作将如何变化? 崔博士认为云共享、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使我们能够超越时空界限,随时随地工作。在这个维度上,新冠肺炎可以说是一种“契机”,迫使员工在家工作,充分利用技术进行管理。 此外,信息碎片化时代,社交媒体及相关平台空前流行。这些平台的频繁使用提高了个人对工作的期望并催生了更加个性化的行为和态度,人们工作的理念更加灵活。他认为,这将会是未来的一种“新常态”。 管理面临哪些挑战? 崔博士强调,工作变更,人员变更,势必给管理带来挑战。尽管许多人可能认为传统的组织结构会被多人共治的形式完全取代。但是他的更认…
  • 2020年06月16日

    你小时候那个想成为科学家的梦,还在吗?

    李佳颖和范丽是来自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大二的学生。两人因为对生物学的兴趣选择了这个专业,因为热爱在生物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在第五届学生研究日中,她们关于K16ApoE电荷对AChE活性影响的研究在一众作品中脱颖而出。在这个项目中,她们使用晚期婴儿神经元类ceroid lipofuscinosis (LINCL)的小鼠模型研究了血脑屏障,使用K12ApoE和K20ApoE变异基因在雄性和雌性小鼠中对AChE活性进行剂量反应分析。 李佳颖和范丽的参赛 Poster 原本是出于偶然的机会,她们作为assistants参与到了理工学院Toby Michelena教授和Yu Meng教授The Charge Effect of K16ApoE on AChE Activity的研究中。此次的参赛poster是她们研究的阶段性总结。这项成果得益于她们一个多学期以来大量的实验、数据测试和记录。课余时间,她们都在实验室里度过,特别是周末的时候,有时候两个人在实验室一待就是整整五个小时。日复一日的实验,不免让人感觉枯燥疲劳,但她们总是全心全意的投入。 平时实验的部分数据记录 两人最初…
  • 2020年06月15日

    直击幕后:两位WKUers对网络时代新型文学载体的深入探究

    历时一个多学期,每周开小组会议跟进,英语系Sheena Mao和Sudie Fan在Jennifer Marquardt教授的指导下,终于如期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她们的学生研究日作品Measuring Reader Engagement Across Mediums考察了电子文学和传统印刷文学读者参与度的差异,表现出两位年轻人立足网络时代对新型文学载体的深刻思考。 以下是两位学生的采访问答: Q:你们的创作动机是什么? A:最早是Dr. Jennifer Marquardt提出的,我们也觉得这个课题(电子文学和传统印刷文学在读者参与度方面的差异)比较有研究价值。毕竟电子文学在国内,算是比较新颖。 我们很快便开展了为时一个学期的探讨。每周我们都会去老师办公室开个小会,分享过去一周通过阅读文献或查找学术资料所获取的信息。我们认为单靠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可能达不到理想中的客观。原本我们野心很大,想结合叙事理论和大脑方面的研究方法,比如MRI(核磁共振),Brain-Scan(脑部扫描),并邀请生物方面的专家来跟我们一起做这个课题,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没能落实,比较可惜。 Q:过程中遇到…
  • 2020年06月15日

    从大一到大三的执着与热情,学生研究日为何让他着迷?

    从2018到2019再到2020, 他连续三年参加研究日活动, 研究日有什么魔力? 学生研究日带来的热烈科研学术氛围从四月一直延续到六月,优秀作品一一出炉。 优秀作品之一Infrastructure Sample Study of Wenruitang River from a large scale是建筑与设计学院大三的王子睿和他的组员顾祎宁、徐佳艺、张泽芸、王宜欣五位同学小组合作的成果。据小组成员介绍,这个项目由建筑与设计学院助理教授Vincent Peu Duvallon牵头,他们从大一一进校门就开始参与到这个项目中。 Infrastructure Sample Study of Wenruitang River from a large scale 项目图 大一时的主要内容是搜集基础资料,他们划着小船,沿着温瑞塘河实地拍照,再整理相关照片。 大一时,沿河考察 大二时,他们对基础资料进行汇总,以poster的形式参加了西交利物浦大学的研讨会,展示成果。 大二时,参加了西交利物浦大学的研讨会 大三时,这个项目作为整个建筑系的workshop,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
  • 2020年05月09日

    赞!pick优秀研究作品,她做对了什么?

    听闻小姐姐长得如花似玉 英语流利 还玩得一手好数据 服,服,服 …… 近日,学生研究日系列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活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其中,来自商学院会计专业的汤婷婷就凭借自己的作品The Moderating Role of Behavioral and Demographic Factors on the Adoption Behavior of Digital Wallet: Chinese Youth Perspective从一大批作品中脱颖而出。  婷婷是第二次参加学生研究日作品展示,所以对于整个流程,她并不陌生。第一次的作品主题就是围绕着Alipay。在校期间,她与Dr. Somkiat教授多次就该主题做了一系列小的研究,因此,这次的作品与其说是一种行业初探,还不如说是一次胸有成竹的成品展示。 “相比第一次,我对自己的作品更加有信心。这些模型、数字,不再是冷冰冰的数据,我清楚地知道,每个数字背后的意义。这个过程也真正让我感受到了Marketing Analysis的乐趣。” 婷婷告诉我们,自从大二开始,学校就有定量研究的课程,从最初的论文主体结构,到每一个模块如何…
  • 2020年04月30日

    第5届学生研究日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近日,2020年学生研究日系列活动圆满结束。该活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国际化的视野下,紧密结合当下中国经济社会与科技领域的热点,开展探索和研究,为学生提供科研项目和成果展示平台。迄今,学生研究日已举办5届。 受疫情影响,今年传统线下活动搬到了线上。但是学生的热情不减,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参与人数都再创新高,共吸引了500余人参与,收到作品292个,作品数量同比去年超30%。学生研究日活动包括主旨演讲、海报展示、设计作品展览、应用编程程序演示、项目演讲、毕业作品设计暨三分钟演讲等系列主题。今年所有的参赛作品将在温州肯恩大学官网展示一个月。4月22日活动开幕当天,理工学院朱绍和教授的“My Road Map to Become a Scientist”主题讲座在B站线上直播,吸引了逾1200人在线观看与互动。 错过直播的小伙伴可以扫码回看哦 据活动的主办部门科研办老师介绍,举办学生研究日活动旨在大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科学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实践化和成果化。今年学生研究日的作品相较往年总体质量更高,这些作品着眼温州、全国再到世界,关注金融、产业、设计再到环保、生…
  • 2020年04月23日

    怎样离科研大咖更进一步?你需要Curiosity、Collaboration、Passion……

    4月22日早上10点,温州肯恩大学一年一度的“学生研究日”在线讲座如期在哔哩哔哩平台和大家见面。此次直播嘉宾是国际知名穿山甲专家、温肯理工学院的朱绍和教授。在“My Road Map to Become a Scientist”的主题演讲中,他着重介绍了自己的求学历程和科研之路,展示了部分科研成果,并向有意致力于科研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验和学术建议。 嘉宾朱绍和教授 下面,让我们来听听演讲的具体内容吧。 从马来西亚到新加坡到英国再回到马来西亚最后到中国,从剑桥大学的PHD到发表Nature的大牛,朱教授的求学之路充满惊喜和挑战,但是他总是能抓住关键的节点做出漂亮的回击。 在求真探索的科研历程中,朱教授深有体会,除了扎实的学术功底,学术人际网络、参加国际会议也至关重要。他特别提到了Coffee Break文化对于促进学术交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让你有机会膜拜世界顶尖学者的学术思路,对个人的研究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朱教授的博士研究只花了2年半就完成了,他将此归结于高效的时间及项目管理能力,对于做好科研工作,时间管理能力至关重要。同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