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的形式发问科学——10位学者开启科学艺术的跨界之旅

2020-10-21 | 科研新闻, 头条发布 | wangzhiyao

 

“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昨天晚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科学分享主题专场活动“天问:世界观的对话”之“智能·艺术”科学分享会在温州肯恩大学举行。

 

 

活动邀请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周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王洪喆、昆山杜克大学媒体与艺术教授白培耕、徐维静、艺术家RAQS媒体小组、后院大脑神经科学实验室创始人蒂姆·马祖洛、华为河图总工程师罗巍、专业建筑师与工程师卡洛·拉蒂等涉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文化领域的10位学者参与。他们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与温肯学生一道,以艺术的形式发问科学,从科学的角度解读艺术,开启一段围绕人工智能和艺术智性的跨领域对话。

 

 

论坛现场,各位学者就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艺术智性(Artistic Intelligence)的“两个AI的协同进化”为主题展开对话。”为什么我们今天更需要艺术了?”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周兴首先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孙周兴介绍,如今,在技术人类生活世界里出现了包括装置艺术、实验音乐、新媒体艺术、VR虚拟现实等“科技艺术”。人工智能技术把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极端化了,它一方面把人类思维高度同一化,构成一个“数据集中营”,另一方面打开了无边的虚拟想象空间。“无论是为了抵抗同质化和普遍化、保卫个体自由,还是为了技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我们今天都更需要艺术了。”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王洪喆以“作为媒介史的人机协同”为主题,从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劳动与价值相脱离的现状出发,阐释人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机协同,人心将在技术中磨砺,技术的进步意味为实现人类成就和社会平等而进行的斗争将取代纯粹的技术升级,而人们,在重获信心的情况下,将恢复其作为历史主角的地位。

RAQS媒体小组用诗歌的语言,对黑洞、智能、量子的哲理思考进行转化,后院大脑神经科学实验室创始人蒂姆·马祖洛讲述好莱坞作品中的人工智能与脑连接,华为河图总工程师罗巍探讨数字永生和记忆的可视化……如何以理性的算法去应对无数社会性个体之间充满的非理性和偶然性的相互作用?围绕本场活动的核心命题,学者围绕哲学、媒介、神经科学、信息等方面,做出回答:“在人工智能的AI之外,还需要保持艺术智性的AI,那里是人类创造力的保留地。”

科学和艺术的合作不应限于工具性的整合,而是要互为参照、互为启蒙,这样的跨界沙龙引起了现场诸多共鸣。活动的最后,温肯儿积极发问,提出诸如“艺术与科学在人工智能大算法背景下能做出什么新尝试?”“人工智能会改变我们的认知方式吗?”“现代物理学对于艺术有什么影响与启蒙作用”等问题,学者与学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据悉,“天问:世界观的对话”是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科学分享主题专场活动,于10月15日至21日在杭温两地举办。活动邀请到40余位国内外顶尖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展开为期一周的对话系列活动,并会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艺术部共同策展,融科学对话于可沉浸体验的新型艺术展演,让科学、艺术、哲学深度融合碰撞,这是国内艺术界第一次与科学界大规模全维度对话,也是科学界与艺术、哲学首度大范围的碰撞和融合。

 

 

中文丨卓扬 陈跃

图片 | 王智耀 杨思匀

制作 | 王智耀

责编 | 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