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生堂、欧莱雅、京东等国际品牌的实习中,她深耕市场营销与渠道运营,用数据分析和策略思维助力品牌成长;在校园里,她策划商赛、组织宣讲,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一次次交出亮眼成绩单。她就是市场营销专业2025届毕业生陈柯。
多次获得院长奖学金、全国统计建模大赛奖项及省级营销竞赛荣誉……当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期而遇,她在商赛和实习中体验多样的人生。Wenzhou-Kean University Graduate
2025届毕业生:陈柯
专业:市场营销(国际方向)
毕业去向:华盛顿大学
01|Q&A|你最初是出于怎样的契机选择了市场营销方向?是兴趣所驱,还是某个具体经历坚定了你的职业选择?
选择这个专业一是出于兴趣,二是我认为这是我所擅长的方向。
相较于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我更喜欢强实践性的学科。大一入学后,我仔细研究了商学院所有专业的四年计划,发现市场营销的专业课程有很多小组实践项目,比如拍产品盲测视频进行产品调查等,课程设置让我很感兴趣。
市场营销的内容其实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也喜欢将“营销思维”带入生活,比如购物时我很喜欢做攻略,会关注特点特性不同的产品之间的区别、品牌使用的营销方法等等。从我个人出发,较好的沟通能力、灵活的思维以及多线任务推进能力,这些个人的长处,都与市场营销所需要的专业特性比较匹配。得以于温肯的自由转专业政策,我坚定地选择了市场营销作为我四年的发展方向。
02|Q&A|你曾参加“鲨鱼坦克”创意挑战赛,与美肯学生同台竞技。在这段经历中,你最大的收获和挑战是什么?
在两位商学院市场营销教授Dr. Candy Lim Chiu和Dr. Han-Chiang Ho的指导下,我和我的搭档选择了《学生作为高校循环经济的共同创造者》这个研究课题。在我们看来,学生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只有立足于学生,让身边的同学切身参与,形成与大学间的价值共创循环,才能扩大影响力,助力大学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凭借系统性的研究构想以及完善的研究方法,我们打动了评委团队,最终获得了比赛大奖。
当时面临最大的挑战是比赛的时间周期极为紧凑,备战的时间不断压缩,演讲内容、呈现形式以及问题答辩都需要不断打磨,同时还兼顾校内课程安排。Dr. Candy和Dr. Ho以及周晨格学姐是我们的强大后盾。他们日夜兼程地协助我们修改PPT、演讲稿,陪我们从早到晚反复演练。没有他们的支持绝不会有我们的成功。
参与“鲨鱼坦克”挑战赛并获一等奖
03|Q&A|在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先公司的实习经历中,哪一段经历对你影响最为深远?期间是否有令你印象深刻的故事?
对我影响最深的当属在优时颜的市场推广实习经历。作为我在美妆护肤领域的首份专业性实习,这段经历让我完成了从“短视频消费者”到“内容营销操盘者”的角色蜕变。
筛选与产品调性高度契合的博主,打磨创意视频脚本,审核与优化视频内容,上线发布运营,舆情监测管理,精准投流推广……在社交媒体内容营销主导的行业环境中,这份实习让我接触到几乎涵盖社媒营销全流程的工作内容,不仅让我对营销工作的底层逻辑有了立体认知,更在职业方向上为我锚定了清晰的发展坐标。
CPB实习留念
04|Q&A|许多同学在面对“找实习”或“做项目”时会感到焦虑,也不清楚该从何着手。对此你有什么建议吗?
我的建议是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焦虑上。无论如何先行动起来,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并改进。要多尝试,多请教有经验的学长学姐和老师,多利用好身边的资源。
以“找实习”为例,为了一份实习工作投上百份简历的人不在少数,不要因初次尝试失败就焦虑放弃,但也要避免盲目投递。如果坚持投递简历却了无音信,那么很可能问题就出现在简历上。这时则需要花时间认真优化简历,寻求他人帮助指出简历中的不足,改进后再重新投递。
此外,现在互联网上求职信息、简历模板或者面试面经等资源都很丰富,要利用好线上资源。无论是“找实习”或是“做项目”,只要坚持行动、持续改进,最终定会收获理想的结果。
在资生堂集团实习
05|Q&A|作为商学院学生顾问委员会主席,你肩负着连接学生与学院的责任。作为学生领袖,你发挥了哪些作用?你如何定义“领导力”这一词?
我很荣幸可以成为学生顾问委员会的一员。大学四年间,我协助商学院完成了多项工作,无论是彭博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学校开放日的学院摊位咨询,还是协助商学院完成AACSB的认证,每一项工作都让我深刻体会到自己与商学院的紧密联结,更让我在搭建学生与学院沟通桥梁的过程中,切实履行责任,发挥积极作用。
作为商学院学生顾问委员会主席在新生见面会发言
“领导力”对我而言,更多是一种责任与担当。作为学生顾问委员会主席,领导力体现在合理分配团队工作,让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发挥专长,带领团队成员高效完成任务的同时,倾听不同声音,将零散的想法汇聚成有价值的建议,协调各方资源解决问题。领导力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带领团队共同前行的能力。
06|Q&A|在多线并行、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当陷入迷茫时,你是如何调节压力、坚持下来的?
回顾我大学的经历,我是一个总能“否极泰来”的人,做很多事情,常常是失败了很多次,到最后会迎来意想不到的突破。当忙碌于很多事情却没有收到正向反馈的时候,确实会陷入自我怀疑,这个时候我会及时复盘自己的完成情况,排查是否存在疏漏,如果发现有问题就改正。但如果已经在能力范围内付出了一百分的努力,我就会调整心态,不过度苛责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完成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至于最终的结果,再多坚持一点点,总会迎来转机。
07|Q&A|回望大学四年,有没有哪个“高光时刻”或“转折瞬间”,让你至今记忆犹新?
我印象最深的项目是去年举办的“卓诗尼x蘑菇家族营销比赛”。作为整个项目的总负责人,我带领仅8人的学生团队,成功举办了一场融合短视频、图文、海报创作以及走秀等环节的特色商赛。从最初的提案构想到落地执行,我们完成了赛事宣传、赛制设定、工作坊分享、参赛选手管理、秀场设计搭建、表演活动安排等一系列工作。
第一次独立策划商赛,第一次主持活动,第一次设计走秀……直到最后,我们成功举办了这场包含五个赛道、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商赛。一个小团队竟然真的把所有的构想都变成了现实。这更让我相信,只要有想法、肯坚持,终有一天能让梦想开花结果。
作为总负责人策划“卓诗尼x蘑菇家族营销比赛”
愿即将启程前往华盛顿大学的陈柯
始终保持冲劲和热忱
在忙碌中收获成长
凡事竭尽全力、不留遗憾
带着坚定的信念
一往无前地走下去!
来源 | 商学院
一审 | 尚蕊
二审 | 王舒
三审 | 吕卓环
责编 | 传播与公共关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