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肯师生走进泰顺库村,在非遗文化中架起中外交流桥梁


  当中美两校师生踏入泰顺库村,千年古村的青石板路上响起了中英双语的交流声。近日,由我校策划承办的 “中外文化共融活动”在库村举行,来自美肯的留学生与温肯外教深度体验太极气功与畲族香囊制作,在一招一式、一针一线中实现中美文化的零距离对话。

01太极晨练:感悟东方智慧,共寻文化共鸣

泰顺库村1

  清晨的库村清阴亭前,空气清新,绿意盎然。温州肯恩大学的中外学员相聚在此,在专业教练团队的带领下,一同开启气功八段锦的学习之旅。来自美国新泽西州肯恩大学的留学生 Amira Caballero、Ashly Caballero、Katherine Jaramillo、Aileen Aryeetey 热情满满地加入其中,一招一式,学得格外认真。完成一套八段锦后,她们微微出汗,只觉得通体舒畅、神清气爽。

  温州肯恩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高级主管、温州市文化特派员王勤硕向师生们介绍道:“中国气功和太极都讲究‘耕云读月’的境界,这与库村千年耕读文化一脉相承。就像农民耕作要顺应天时,太极练习也要遵循自然规律。”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温州市太极拳运动协会理事南胜国、徐霞和巽山分会助教黄香妹组成教练团队来到千年古村,为中外学员带来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国际文化交流体验。南胜国表示:“太极不仅是健身运动,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教会我们像农民耕作一样,懂得顺应自然、把握节奏。” 这一番深刻解读,让在场的国际师生对太极文化有了更为深层次的理解,也让大家在一招一式中,感受到了东方智慧的独特魅力。

02香囊制作:一针一线传祝福,非遗魅力润心田

  在畲族文化体验环节,端午香囊制作成为了最受欢迎的项目。非遗传承人雷秀娟耐心地向大家展示传统香囊的制作方法:“里面要放艾草、薄荷这些草药,端午节佩戴能驱蚊避秽,传递祝福。” 

  “这些香囊漂亮又可爱!” 温州肯恩大学的外教 Nancy Wei 难掩兴奋,“它们不仅是装饰品,还有很实用的功效。” 她精心制作了一个带有小兔子花布的香囊,还特意要求再做一个蓝色花布的香囊,准备送给远在法国的孙子和孙女。 

  来自美国肯恩大学传播学专业的学生 Amira Caballero 也沉浸在香囊制作的乐趣中。她先在香囊里放进中草药,将其做成粽子的形状,再穿针引线仔细缝合,最后加上流苏和珠子进行装饰。Amira Caballero 笑着说:“在美国家里我从来没做过针线活,这是第一次体验。” 尽管针脚略显笨拙,但她依然认真地跟着雷老师学习,顺利完成了制作。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囊,她满心欢喜,将其挂在了背包上,“香囊又好看,又有意义,还能驱蚊,真好。”

  活动结束后,王勤硕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温肯的国际友人深度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为库村的非遗技艺打开了国际视野。未来,我们还会继续举办这样的交流活动,让更多师生了解中国乡村的魅力,持续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共融。”

泰顺库村2 泰顺库村3

  此次泰顺库村之行,对于温州肯恩大学的师生而言,不仅是一次文化体验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在非遗文化的浸润下,中外师生跨越国界,在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来源 | 今日泰顺‍‍‍‍‍‍‍‍‍‍‍
一审 | 陈慧
二审 | 王舒
三审 | 吕卓环 ‍‍‍‍‍‍‍
责编 | 传播与公共关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