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really exceeds my expectations(这远超我的想象)!”走进全球聚氨酯制品材料的主要产销企业——华峰集团,来自美国肯恩大学的Glynnis惊讶地说:“没想到温州民营企业的合作伙伴在全球分布如此广泛,还有Nike、Adidas这些知名的品牌。”
作为美国肯恩大学“Travel-Learn”交流团组之一,日前,美肯国际工商管理(GMBA)专业的近20位师生刚刚结束了在中国的研学之旅。9天时间里,他们在温州、杭州两地进行沉浸式体验,亲身感受中国商业智慧与创新实践的跳动脉搏。
“走进中国企业,我仿佛也成了其中的一员”
交流活动期间,美肯GMBA学术交流团一行深入探访了瑞浦兰钧能源、报喜鸟控股、德力西集团、卓诗尼集团、华峰集团等温州民营企业。
在报喜鸟云翼智能生产中心,他们对传统服饰企业在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云数据等方面的运行模式赞叹不已;在卓诗尼集团,他们近距离观察传统与智能制鞋流水线;在德力西集团智能工厂,他们亲眼见到了工业机器人、自动流水线、数字化管理平台的运作场景,见证中国制造的“智变”进程。
参观温州企业
美肯商学院助理院长David Farrokh表示,温州民营企业的创新实践为国际商业管理研究提供了鲜活样本,这种跨界交流让学员不仅理解理论,更能看到知识在中国商业场景中的动态应用。
美肯商学院助理院长David Farrokh和美肯学子Glynnis Tan
“来到中国,走访公司,每一天的见闻都超乎想象,每一家公司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得越多,越是大开眼界。”美肯学子Glynnis Tan兴奋地说道。在实地探访中,交流团还发现,不少企业贴心地为员工提供了宿舍、健身房、小卖部等后勤服务,全方位保障员工的生活品质,这让Glynnis尤其印象深刻。
在走访企业的行程中,访学团一行还深入了解了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史、现代化民营经济的管理模式和企业家的人文情怀。每访问一家企业,访学团同学们都有机会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直接向企业家请教关于经营、战略决策以及应对挑战的经验,增进了他们对中国企业运作的理解同时,还激发了对多元文化交流的思考。
温肯商学院院长陈庆佳
温肯商学院院长陈庆佳表示:“对参观的美肯同学来说,我相信他们会感受到中国在企业管理方面的独特方式,深入体会到文化融合的意义。与温州本地的企业家面对面交流,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文化差异的机会,这对中美商业往来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在他看来,很多商业挑战往往来源于信息不对称或文化差异,通过这样的交流机会,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应对这些差异,从而更好地处理相关问题。
团队合作,认领一份中美联合“小组作业”
研讨会活动现场图
除了实地考察,美肯GMBA同学们还与温肯的学子们开展了多次研讨交流。
来温的第一天,他们就领到了第一份“小组作业”——围绕抽选的“命题作文”分析比较中美商业文化的显著差异。
在这一堂联合研讨会上,商学院管理科学系助理教授Ataullah Kiani向他们发布了这一作业:美肯与温肯的MBA学生们被要求混合编组,每组由1名美肯学生搭档4名温肯学生。在15分钟时间内,他们要围绕指定商业话题极限头脑风暴,通过面对面的对话,直接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在思维碰撞中相互启发,并依次完成汇报。
现场观察到,中美学生讨论的问题围绕中美教育体系的比较、企业谈判策略差异、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等等社会议题展开,重点讨论了“社会人口变迁对商业战略的影响”“家族企业传承规划与领导权交接挑战”“跨文化谈判策略差异”等前沿话题。
经过讨论和交流,他们有不少发现:如美国企业注重短期利润与效率,中国企业则更重视长期信任关系的建立;美国消费者偏好品牌价值,中国消费者则更关注产品性价比;美国商业决策强调时效性,中国则倾向于审慎的长期规划……
校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北铰
“在全球商业环境快速变革的背景下,此次研讨会为两校MBA学生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研讨会中,校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北铰鼓励与会学生把握机遇,深化全球视野,在思想碰撞中收获新知,建立跨文化友谊。
通过面对面的思想碰撞,与会学生得以突破文化边界,拓展国际视野,为未来在全球商业舞台上的发展奠定基础。
除了在温行程外,美肯GMBA团还前往杭州参观了浙江工业大学MBA教育中心及未来技术研究院,进行学术交流。
此前,一批温肯MBA师生于今年1月前往美肯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未来,两校该专业师生将持续开展各类交流互动,增进了解,促进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助力两国经贸繁荣发展。
文字 | 项温蔚 蔡也维 陈王豫
文稿编辑 | 王舒
图片 | 潘瑶 季文博 郑宇豪 虞燕宁
一审 | 项温蔚 商学院办公室
二审 | 王舒
三审 | 吕卓环
责编 | 传播与公共关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