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8 温州肯恩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就读
2018-2019 美国南卫理公会大学商业分析专业就读
2019-至今 美国摩根大通银行 信贷风险管理分析师
冲浪时,只有你的划水速度与浪打来的速度保持一致,你才能成功被浪推起来,就在那短暂的平衡之中,你会充分享受到自由与快乐。之于毛潇涵,从少年时代至今,某种对世界的向往始终鼓舞他前行,但出身传统体制内家庭的他,始终保持着对安稳生活的向往,享受着、甚至沉溺着,但拒绝被稳定招安,像冲浪选手般不拒迎接每道浪。至于究竟是否要站上潮头?与纪录片《徒手攀岩》里的主人公Alex Honnold不同,他并非一定得征服酋长岩。
因为对于毛潇涵来说,“平衡是一种幸福感”。在这种平衡之中,他看到世界之大,不断矫正、调整自己与世界接轨的角度与速度,试探着自我能力的边界,前进着,流连着,带着思索,于是周遭的天气也变得温暖起来。世界与个体、宏观与微观,构成他视线中同样美妙的风景。在浪潮席卷而至之前,他让自己处于平静之中;水流逐渐波动起来,他于动荡中找到合拍的节奏,于是波动也变得平稳,逐渐地,他便踏上了那道浪。
在这个过程中,他以个体视角思考前进的方向,以及旅程中所见的一切,同时成为自身的观察者,“游必有方”,不疾不徐。
进入温肯:成长时光,如竹子拔节
毛潇涵喜欢看许知远的《十三邀》,他说自己几乎每一期都看了,在许倬云那一期里,老先生说:“要有一种教育,养成一个远见,能超越你未见。我们要想办法设想我没见到的世界还有可能是什么样,去扩展可能性,可能性是无穷的。”
直到进入温肯,一切变得鲜明:未来的方向、人生的可能性,都不仅仅只是作为抽象的概念或模糊的图景存在着,而是切实的成为下一阶段的计划、第二天的日程安排,乃至当下的选择。“学校是崭新的,每个人都充满希望。”谈起温肯的时光,毛潇涵这么形容。性格外向、热衷于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他,通过选拔成为学生大使,成为温肯对外展现风采的窗口。
除了积极参与校园内部活动,与温州当地媒体互动,他还跟随学校招生办到各省市高中招生、宣讲,接待来访人员,担任教授的翻译,参与「Open Day」 、「Color Run」,代表学校参与乌镇互联网大会等社会活动。提起这些,他的语气里带着些难以察觉的自豪,这种自豪更像是一种非常笃定的底气,而正是温肯,成为了这种笃定的坚实依托。此刻的毛潇涵坚信,尽管起步不久,但学校的未来会很好。
由于温肯独特的教学理念与办学方式,大集体的概念在这里被消解,人与人之间不再是原子式的邻近,而是切实地关联与共振着,成为彼此良善的“附近”。明确岗位的职责之下,是从学校层面到老师们的尽心尽责,毛潇涵至今记得,管理公寓文化的老师们是如何为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在这种环境下,在人与人温厚而具体的链接中,毛潇涵获得了充足的养分与成长空间,他不断汲取能量。
毛潇涵对于学习十分重视,在校期间,他拿过两次一等奖学金。回忆起温肯四年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画面,毛潇涵提到了英语文学课教授Jennifer,在第一堂课就开门见山地说:“PPT is Evil”。尽管他如今在工作中大量使用PPT,但在提起这件事时,他仍难掩自己当时的惊讶。在教授看似果决的主观论断之下,是以人文视角对于工具的理性判断。
我们往往为习惯和所谓不言自明的常识所蒙蔽,而鲜少去问一句为什么,但在温肯,毛潇涵开始思考自我与世界的关联,像是在春季雨后,我们到竹林中,就会清晰地听见竹子拔节的声音,于是一切都截然不同了,所有的可能性都向他敞开。
达拉斯时光:螺丝不曾拧紧
不同于许多本科期间就赴美交换的同学,毛潇涵在温肯度过了完整的四年。选择研究生院校时,除了明确的赴美决定,其他一切都像是开放的命题。得益于温肯期间积累的校友情谊,他向自己的学长学姐们详细咨询了在美学习生活情况。一位就读于南卫理公会大学(SMU)的学姐,针对所在城市、学校本身、专业选择及就业前景等方面,给了他中肯的建议,帮助他做出了最终的选择。
南卫理公会大学位于达拉斯,学生多来自美国南方中上层的白人家庭,毛潇涵求学的时候,华人留学生还不算多。在他眼中的达拉斯,是一座欣欣向荣的美国二线城市,不少大型金融公司都在此设有分部。毕业后,他顺利在美国摩根大通银行任职信贷风险管理分析师,隶属于商业信贷风险管理。评估银行是否有足够的资本来应对金融危机的风险,是他的日常工作。
谈及在投行工作的日常感受,不同于人们通常想象和影视作品中所呈现出的,他第一反应是:忙季淡季比较明显,组织架构调整以及人员流动,比想象中的要频繁。数据模型更多的是寻求客观性,这是一种抽象的共性,在工作环境中,并不存在文化差异的问题,同事间的交流更多发生在工作场合,因此相比国内,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更容易实现。
随着他升任高级分析师,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但这一切并不能破坏毛潇涵的“平衡”。
冒险与稳妥、忙碌与闲适,看似相悖的路径选择,毛潇涵总是试图让它们握手言和。工作之余,他热衷于参加户外运动,积极融入达拉斯当地的社区生活。读书分享会、徒步、露营,通过不同活动结识不同的人,他在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是这种微小而具体的链接,不管是与家人或是与朋友,或者是萍水相逢的交谈,之于他,就像两颗短暂耦合的粒子,即便只能带来顷刻的共振,也能让他获得力量。
达拉斯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人与人之间更清楚的边界,让他身处混杂着白人、印度人、华人的圈子内仍然保持着令自己舒适的私人区域。尽管他认为自己容易陷溺于某种舒适圈,但应对不同的环境和身边人迥异的文化背景,他始终告诫自己要成为一个容器,想要接纳新的东西,需要适当放掉一些旧的东西——无论那是固有的认知,还是顽固的自我。因此如果有波涛,那就来吧,他总能在浪与浪之间找到平稳的缝隙,就像一颗螺丝始终未曾拧紧。
关于未来:「世界的人」
关于未来,毛潇涵并没有明确目的的答案,他说自己不擅长做长期规划。回顾自己至今的经历,他带着一丝客观的自我审视,他认为自己至今所获得的一切,固然有个人的努力,但更多时候是一种幸运,开明的家庭氛围以及周边人的良好影响,让他走到今天。
对于未来,他引用了一位长者的话,“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他意识到自己并没有那么强的掌控感,因为人无法预知自己将会面对什么,就像冲浪选手无法预测下一次波浪何时到来。他无法给自己的学弟学妹更多建议,因为很多个人境遇有它的偶然性。如果能够面对大学刚入学的自己,他会告诫自己:你可以更勇敢一点,多学习,多接触厉害的人,更加开拓自己的视野。
如今的毛潇涵,依旧努力工作,积极参与户外活动,闲暇时间保持思索,业余担任温肯校友会理事,连结着在美国的校友们。就像张艾嘉担任嘉宾的那集《十三邀》,那时张艾嘉说:“我自己没有任何的漂泊感。因为我一向认为我就是这个世界的人,每个地方我都应该可以很自在地活下去。”成为世界的人,准备迎接每一道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