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传递信息,以告知、说服和动员周围世界的人们……”近年来,传播学逐渐成为温州肯恩大学人文学院的热门专业之一。
该学科放眼国际、跨文化、跨专业公共关系协调和公共信息传播等多个领域。今年,传播学教师团队迎来了多位有实力且教学经验丰富的新教授。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下其中两位——Dr. Tarik Emre Yildirim和Dr. Jisu Kim吧!
Tarik Emre Yildirim
追根溯源
认知自我
“虽然我的外表不像中国人,但我的家庭历史告诉我,我也许来自那里。”来自土耳其的Tarik Emre Yildirim告诉记者,大概三百年前他的祖先就是从中国迁徙,穿过中东,伊朗,最后留在土耳其。在祖祖辈辈的影响下,他对中国充满了好奇和向往,现在终于来到了中国“寻根”。
01
反复“跳跃”的人生能有多精彩
今年春季,这位土耳其新教授选择在温肯书写他与中国的人生新篇章。除了手握博士学位,他曾在全球各地的数个媒体机构工作,其中包括《国家地理杂志》、CNBC、剑桥有线电视等等。在《国家地理杂志》工作时,作为公共关系及订阅部门的一员,他主要负责杂志的宣传,并在各个高校进行宣讲。
如今,Tarik在高校工作已经十余载。他将大众传媒与教育、心理、环境新闻等其他领域相结合,深耕于传播科学研究。他坚信,只有通过交流和传播,人们才可以清晰地认知自我,与世界对话。
他对父权制和男性英雄主义在电影中如何推广的有着独特的理解,并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心理分析。过去几年,他研究了土耳其B级(制作较为低廉)电影中的相关内容,探究B级电影能够反映导演及团队潜意识的优势之处,分析了父权制下男性英雄形象颇受欢迎的原因。利用心理学中的集体无意识行为理论(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解释土耳其追捧此类电影的深层次问题,由此填补了相关领域中对此类研究的空白。
02
人生最好的姿态,从学会接纳开始
近期,Tarik的研究方向转为“如何与世界交流,与自我交流,与内心深处的想法交流”。了解和接受自己是接受他人的前提,是能够与世界沟通的基础。他推荐大家每天坚持冥想,并与自己脑海中的所有想法和平共处。Tarik教授坚信当人们能够合理地接受自己的错误、欲望、失败。在经历生活不如意的时候能够乐观面对,才是真正接受了自己。
说到温肯学生,Tarik毫无吝啬地表达了对他们的喜爱。温肯学生扎实的基本功、提出的深奥课题,都让他感到惊喜。他希望自己的学生们能够自信地接纳自己,接纳错误。“学生们无须因为过于注重学业上的成功而害怕犯错。犯错并从中汲取经验是教育的一部分。所以宽容地看待它们,而不是谴责它们。”
最后,Tarik教授还为传播学公关方向的学生提出了未来择业方面的建议。他认为,传播学公关方向的同学在就业中最需要三个品质:灵活性,利益相关性,全面性。灵活性要求学生能够适应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工作,而利益相关性和全面性则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并接纳自己的同事。“传播学公关方向的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和不同的人相处和沟通。他们身上必须要有这样一种品质——无论与谁合作,都可以完成他们的工作。”除此之外,他们更需要拥有大局观,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利益和需求。
Kim Jisu
以传播打破藩篱
以热忱沟通世界
去年9月,来自韩国的Dr. Jisu Kim来到温州肯恩大学,担任WKU的传播学助理教授一职。过去多年,她标新立异,致力于研究世界各地的交流差异。如今,怀揣着对传播学的满腔热忱,她迈向人生新旅程,将理想和热情注入WKU,用智慧和光芒感染下一代学生。
01
兴趣打破专业“次元壁”
在高丽大学政治学本科毕业后,在兴趣的驱使下,Jisu毅然决定转向传播领域继续深造。在明尼苏达大学获得大众传播博士学位后,她接而进入耶鲁大学法学院学习,涉猎到许多社会信息学领域知识,探究“当今社交媒体如何塑造用户价值观与生活习惯”等话题,为她未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虽然政治学和传播学截然不同,但随着社交媒体的盛行,政治和传播学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借助本科阶段的政治学知识,她开拓了新角度,发现了新思路,确立了主要研究问题:“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交媒体沟通有何不同?”她首先注意到家乡韩国主流的社交媒体平台是Naver,而在美国,人们更常使用Facebook等平台。深挖两大平台的差异,她发现社交平台在不同地区的盛行与不同文化群体的使用习惯息息相关。文化差异下不同的新媒体运营模式,也反向塑造了这些社交平台。
02
下一站是WKU
长期漂泊他乡,对于重返亚洲,来到温肯,Jisu教授表示很有归属感。在她看来,正是美国教育体系与中国文化融合,打造了WKU这样一所别具一格的大学。借助WKU的良好平台,她能够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教授们交流。
温肯的传播学教师团队专攻领域各有不同,通过教授间的沟通,也接触了解了更多社会信息学外的传播学领域。此外,她还与温肯学生合作,探讨美国和中国媒体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在WKU的交流让她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传播学的魅力——随着各国教授与学生的交流密切。不同文化在慢慢靠近,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包容性也由此体现。
03
教学相长,学以致用
除了教授传播学知识,Jisu更希望能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她在教学设计上有两方面巧思, 一是课堂活动,二是小组合作。课上,她还会鼓励学生通过演讲、展示报告等形式“推销”某个产品,激发同学们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课下,她会布置任务,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和在社交媒体上分别进行采访,分析通过不同渠道收集到的想法有何差异。
“我希望这些课堂活动可以帮助我的学生,在不久的将来步入职场之后,有更强的能力,应对不同类型的工作”,Jisu满怀期许地说道。
04
怀揣热忱迈向下一个台阶
目前,Jisu正在适应她的“新家”。为了更好地与周围的人交流,她也在努力学习中文。来到中国后,她还参与了几个研究项目,与朋友一起探索中国纸质媒体传播途径,以及Facebook虚假信息如何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传播。
展望未来,Dr. Jisu Kim会更加深入探索“社交媒体平台中虚假信息大行其道的原因”,与其他传播学教授进行跨领域的社会传播学研究交流。总而言之,她很高兴能将自己的知识与热忱带到温州肯恩大学,也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了解变化无穷的传播学世界。
除了Tarik和Jisu教授之外,还有两位来自马来西亚的教授加入了传播学的导师阵营。让我们也来认识下他们吧!
Dr. HooiSan Noew
Dr. HooiSan Noew因为2018年到访北京的经历选择来到中国,而温州肯恩大学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的转专业政策也吸引她来到这所开放的大学。教学过程中,Neow善于将新闻时事融入课堂,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
Dr. Sheau-Wen Ong
Dr. Sheau-Wen Ong称自己是一个“冒险者”。从事记者多年之后,她出于对教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从新闻行业跨越到教育行业。现在她计划研究马来西亚、中国、美国媒体对同一事件报道的不同之处,希望她在中国的“冒险”之旅也能够绚丽精彩。
中文|高钰晨 杨心远
文字编辑|项温蔚 傅小桐 朱宇菡
制作|项温蔚 季丹怡
初审|王智耀
终审 | 王舒
责编 | 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