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届“一带一路实务模拟谈判国际大赛”在华东政法大学圆满落幕。在这场汇聚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68所顶尖高校的巅峰对决中,首次参赛的温州肯恩大学代表队(Dream Team)突出重围,斩获全国银奖,成为本届赛事的黑马。
PART 01解码“一带一路”多维挑战
“一带一路实务模拟谈判国际大赛”由法律与国际事务学会(FLIA)主办,已成功举办四届。赛事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项目为背景,通过假设性案例模拟国际谈判。参赛学生需分别代表投资企业、东道国政府、当地社会组织和政府间国际组织,围绕法律、财务、环境、劳工和地缘政治等核心问题展开全英文谈判。
而在今年,大赛以虚构的拉美大型港口建设项目为案例,参赛队伍需就环境合规、劳工权益等12项议题展开博弈。
参赛队员刘燕茜介绍说:“每场比赛,我们都需在三个小时内通过观点陈述、双边谈判、自由谈判和总结发言等环节,与其他三方代表沟通协商,以达成共识。比赛开放性高,是对我们的临场应变、问题解决和沟通能力的全方位考验。”
比赛中的温肯代表队(Dream Team) 参赛队伍中既有法学研究生,也不乏国家级辩论选手,竞争异常激烈。面对近七成具有法学背景的选手,温肯代表团默契配合,提出创新性的“2P原则(Planet & People)”,结合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与拉美“土地是向子孙借来的”生态智慧,构建出“尊严、公平、共享进步(Dignity, Fairness, Shared Progress)”的谈判框架,展现出了出色的中英文沟通能力和对国际事务的深刻理解,赢得了其他高校和评委的广泛认可。
PART 02跨专业组队成就卓越表现
温肯代表队由商学院和人文学院的六名学生组成,包括金融系的陈海涛、吴祎宸、赵绪武,传播系的刘燕茜、徐海博,以及英语系的刘铸辉。
尽管没有法律背景,他们凭借金融学、传播学及英语等多学科交叉优势,在赛事中快速掌握法律条款、预判各方立场、清晰阐明框架,在默契配合的同时发挥出了专业所长。
队长陈海涛表示:“我们的多元专业背景是制胜关键。无论是环境风险评估还是劳工权益框架设计,跨学科视角让我们跳脱传统思维,为谈判注入新活力。”
Dream Team获奖合影
PART 03实践育人,彰显国际化办学特色
温肯执行副校长Cary Anderson在闭幕式致辞表示,自2017年在上海财经大学创办以来,该赛事已成为培养青年应对“一带一路”复杂议题的重要实践平台。他特别提到,2024年温州肯恩大学曾联合西交利物浦大学和法国里昂商学院,专门为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举办了模拟谈判比赛。而本次华东政法大学的赛事首次实现了中外合作高校与传统中国高校同台磋商。
温肯执行副校长Cary Anderson为大赛闭幕式致辞
团队指导老师、商学院教师Asen Velinov表示:“在准备过程中,学生们展现出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这种学以致用的能力正是我校实践型人才培养的成果体现。”作为一所中美合作大学,温肯“国际化、创新型、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在此次赛事中得到充分验证。
“一带一路实务模拟谈判国际大赛”自 2017 年创办以来,已成为培养青年应对跨国合作复杂挑战的重要平台。本届赛事首次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与传统院校同场磋商,通过高难度案例设计及开放性谈判环节,全面考验参赛者的国际视野、应变能力与跨文化沟通素养。
温州肯恩大学代表队在本次大赛中的出色表现,不仅彰显了温肯学子的卓越实力和国际化视野,更体现了学校在实践育人方面的显著成效。相信在未来,温肯学子将在国内外各类舞台上继续发光发热。
来源 | 商学院
一审 | WKU Dream Team
二审 | 蔡依慧 尚蕊
三审 | 吕卓环
责编 | 传播与公共关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