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浙江也在积极部署制定“教育强省建设规划”,将进一步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
我校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北铰应邀在《浙江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以高水平国际化办学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从温州肯恩大学的办学实践出发,系统阐释了国际化高校如何为教育强国战略注入新动能。全文如下:
以高水平国际化办学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温州肯恩大学党委书记、理事长 王北铰
如何在教育强国的战略布局中找准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是每一所高校必须深入思考并积极践行的重要课题。温州肯恩大学是中美省州友好合作项目,被教育部、浙江省部省会商确定为“中外合作办学示范性重点建设对象”。学校建成现阶段校园面积最大、学生人数最多、本硕博专业最齐全、普惠化程度最高的中美合作办学机构,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下一步,学校将以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国际化、高水平办学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以教育改革创新为引领,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温州肯恩大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为使命,毕业生深造率累计超65%,超15%进入哈佛、牛津、剑桥等世界前10名的顶尖院校,近80%进入世界前100名院校。学校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推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加强跨学科交叉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国际化特色,依托与美国肯恩大学的深度合作,进一步完善“小班化、全英文、探究性、合作型”教学模式,拓宽国际交流渠道,提升学生的全球竞争力。坚持“五育”并举,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开设中国国情课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以科技创新赋能发展,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格局
科技创新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温州肯恩大学近年来积极布局高水平科研平台,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注重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500余项。学校获批“中科协海智工作基地”“浙江海外科技工作者之家”“浙江省外国专家工作站”。学校以“聚天下英才”理念为指导,落实国际高层次人才服务创新实践,共有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任教师260余人,外籍教师占比约80%。学校将继续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科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学者,提升科研竞争力。推动重点学科建设,结合国家发展需求,重点打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学工程等优势学科,力争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学科。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的合作,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与非遗文化传承,助力地方企业转型升级,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区域创新生态体系搭建科技孵化平台。通过肯恩小镇、国际科创社区建设,推动更多国际化创新创业项目在本地区“生根开花”,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以全球视野推进教育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影响力
《纲要》指出,要增强教育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温州肯恩大学作为国际化办学的先行者,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及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美国肯恩大学互访、互派师生超过2500人次,打造国际教育合作的浙江样本。2024年度开展中美青少年交流季等活动共接待10余个美国团组超200人次,其中美籍青少年共140人。通过举办首届浙江省中美合作办学研讨会、长三角中美合作办学工作研讨会、浙江—新泽西STEAM教育暨人工智能交流会、中美人文交流项目对接会等各种国际论坛,促进省州友好交流。学校将继续发挥独特优势,打造教育对外开放的示范窗口。拓展国际合作网络,深化与世界知名高校的合作,推进联合培养、师生互访、学术研究等项目,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高地。提升国际科研合作水平,鼓励教师开展国际联合科研,推动跨国技术合作与知识共享,提升学校在全球学术界的影响力。推动“留学温肯”品牌建设,吸引更多国际生来校学习,促进中外青年文化交流,展现中国教育的国际魅力。2025年全年计划开展13项美国青少年来华项目,预计交流人数达280余人。
原文链接:http://www.zjjyb.cn/html/2025-02/14/content_61310.htm
来源 | 浙江教育报
一审 | 潘瑶
二审 | 项温蔚
三审 | 吕卓环
责编 | 传播与公共关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