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春节,受疫情影响,温州肯恩大学的外籍教师们为配合国内的疫情防控工作,集体留温过年。
为了让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教师们体验传统中国年,校工会特别组织“新春结对”活动,由中方教职工邀请外教,一起带他们体验中国新年的魅力,感受来自“家”的温暖。
逛老街做松糕 ,体验中国传统“年味”
春节期间,受龙湾区委宣传部(网信办)邀请,我校教育领导学两位教授Mohammad Noman和Jahirul Mullick在教学部余莉娜老师及两位博士生王豪、陈曦的陪伴下来到温州龙湾,逛寺前街、做松糕、吃“八盘八”……探访当地春节传统美食文化,感受温州新春年味。
龙湾寺前街是一条具有八百年历史的老街,它曾是龙湾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临近春节,大红灯笼已挂满了整条寺前街,一片喜气洋洋。龙湾区政协特约文史研究员陈贤宝受邀,化身“导游”,带领Noman教授一行深度了解了寺前街的历史,一边逛街,一边讲解春节民俗文化。
“这是我们在中国过的第一个新年,感觉太有意思了!新年快乐!”Noman和Jahirul拿着大大的红色“福”字,用新学的中国话向大家拜年。
过节的时候,年糕和松糕是必需的食品,寓意着年年高、步步高。“揉馅,装模,摆花样……”当天,Noman教授一行还体验了一把松糕制作。
Noman教授表示,这次龙湾探访的年味,让他对中国民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希望更多的人能来到温州龙湾走走看看,品尝年味,过个“中国年”!
艺术史外教Mieke则在校办公室郑映雪一家的陪伴下,游美术馆、写春节对联、逛无料书铺等,感受新年期间大街小巷的热闹氛围。
身在异乡胜似“家”,中外“团圆”过新年
中国人过春节,讲究团圆。不少外教被邀请到了中方教职工家里做客,一起吃“团圆饭”,体验中国人过年的那份团圆美满。
英语系外教Liam Duffy就受邀来到了财务部员工朱振武的家中,一起包饺子。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阿姨还现场教Liam写起书法,用不同字体挑战写传统的“福”字,还有中国最难字“biang”字……Liam一笔一画写地十分认真。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Liam还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写的“福”。最后,Liam又收到了来自朱振武一家邀请他明年再来过年的邀请。
设计系Randy Clark和生物系Aloysius Wong则被邀请到了中方职工孙颖禾的外婆外公家中做客。外婆和外公精通中国画,就在家里开起了新春书画会。Aloysius2岁的女儿第一次和中国国粹有了亲密接触,拿起毛笔像模像样地画着。最后,两位外教还收到了虎年新春礼物—一幅中国画作品。“外教们在异国他乡,希望通过这样的互动,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家的热情和温暖。”孙颖禾说。
来自黎巴嫩的外教Omar Dib则用另一种方式庆祝中国新年。他和妻子在家中准备了丰盛黎巴嫩美食,邀请中方职工陈颖一家做客。陈颖第一次知道,原来卷饼抹上鹰嘴豆泥就是黎巴嫩的传统主食,且黎巴嫩不用醋而是用柠檬来做酸的调味。
医务室蔡芳芳则邀请数学系外教Chun-te Lee一家来家过新年。两家人一起交流聚餐,孩子们一起游玩,体验灯笼制作、绘画等活动,增感情,暖心情。
作为一所中外合作大学,温肯共有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的160多位外籍教师。新年期间,中国新年的习俗和特殊魅力,也通过他们的讲述和传播,传递到了远在家乡的“朋友圈”中。
文字 | 王舒
部分来源 | 温州新闻网
图片 | 温肯教职工
责编 | 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