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看,上半年温肯科研人们都在忙些什么?

2021-09-09 | 科研新闻, 头条发布 | wangzhiyao

继7月人文学院沉浸式虚拟现实研究院正式入驻温肯校园,近日理工学院教师科研项目再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21年1-7月,温肯科研喜事连连,动态不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盘点一下上半年科研工作的精彩瞬间吧。

科研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近年来,我校加大科研投入,从教师到学生,积极投入做研究,科研氛围高涨,科研成果颇丰。

今年上半年,既有王立校长牵手企业共同培养博士后,也有教师不到5个月时间连续在权威期刊上发表两篇文章,影响因子分别是13.2和18……

据我校科研办统计,今年上半年,温肯教师作为通讯或第一作者已累计发表41篇文章,本科在读学生发表论文8篇,其中不乏SCI、SSCI、AHCI等索引的顶尖国际学术期刊。

近日,理工学院Aloysius Wong教授的研究项目“加密信号”(CryptoSignals):揭示复杂蛋白质中隐秘兼职位点的信号传导作用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青年基金资助。早在之前,由他与学术副校长杨毅欣、田雪晨、意大利佩鲁贾大学教授Christoph Gehring合作完成的论文《使用 H-NOX 基序鉴定潜在的一氧化氮感应蛋白(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nitric oxide-sensing proteins using the H-NOX motif)》由顶级期刊Molecular Plant发表,影响因子达到18。3月,他们在《植物科学趋势Trends in Science》上[IF: 18.313](2)上发表文章,这是植物科学领域排名最高的期刊之一。

在植物中,一氧化氮对生长和发育过程的调节至关重要。而感知一氧化碳的一氧化氮传感器血红素蛋白(H-NOX)在植物中,十分缺少。为了发现植物中的H-NOX蛋白,Dr.Wong和全球的同事们在过去10年中开发了一种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测试了从这种方法中发现的H-NOX候选蛋白。

这一研究通过对预测的H-NOX候选者进行深入的系统分析,可用于生物技术创新,以培育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更耐受性作物。

除了教师们,值得一提的是,参与这一生物学项目的还有温肯平面设计系学生胡宁馨。她在项目中负责绘制插图,将研究结果用优美而艺术性的图画形式进行呈现。

Dr.Wong强调,促成文章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对作品的精心呈现。跨学科共同合作完成科研项目,在温肯并不少见,设计系同学参与理工学科项目,建筑学教授和理工科同学搭档,在温肯并不少见。以Dr.Wong为例,他过去就曾与来自英语、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会计和金融学专业的同学一同工作。

“温州肯恩大学拥有优秀的学生,如果得到正确的指导,他们可以帮助加速发现的过程,提升科学传播的水平。”Dr.Wong表示。

截至2021年6月底,学校教职工论文发表数量达到313篇,2019-2020年全校教师发表论文数年平均增长35%,人均论文发表数年平均增长29.6%

教授们的科研成果引人注目,温肯的同学们的科研成绩也不容小觑。

近日,温肯商学院大三学生俞光亮就独自赴成都参加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教育、管理与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他的论文关于世界高等教育的研究被刊发在本次会议的论文集上。一同参会的是各个名校的老师、硕博研究生,能以本科生身份参与到这场学术盛宴,他感到既忐忑又兴奋。

“相比于纯学术理论的研究,我更加关注数学模型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次会议正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让自己好好‘充电’。” 这次会议打开了他的眼界,让他初尝学术的“甜果”,了解到前沿的学术研究。

他坦言,温肯的小班化的形式,近乎于一对一的教授学术指导,更能让学生迅速掌握科研的核心技能

2019年3月至今,共有121位温肯学子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在各类学术会议上进行呈现,2014年至今,师生搭档共发表了90余篇学术论文。

同时,在校园内,学生做学术的热情持续高涨。在5月份闭幕的student research day上(学生研究日)上,共吸引了570余名学生参与,收到项目439个,学生人数同比增长15%,作品数量同比增长49.8%,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参与人数都再创新高,这些作品研究视野广阔,选题精准,剖析独到,展现了温肯学生国际化教育的成果。

7月19日,温肯夏季学生拍档教师项目(SSpF)举行了首次中期成果展示,43位同学搭档7位教师展示了7个科研项目,项目涵盖了教育、生物、计算机科学、金融、翻译等多个方面,共获得24.5万元的资助。

夏季学生拍档教师项目(SSpF)是温肯SpF的summer version。从6 月16 日到 8 月15 日,同学们放弃暑期,选择留在校园,和自己的老师搭档做研究,追逐科研梦想。

作为学校特色的科研盛事,学生科研日已走过六届。通过老师与学生搭档做科研,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科学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实践化和成果化。

近年来,温州肯恩大学积极在校地合作、国际科技合作上进行拓展。今年6月,王立校长带着“温”姓企业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年轻博士宋振阳共同开展博士后项目研究,为企业发展解决“卡脖子”难题,推动地方高新产业升级。

学校不仅与美国肯恩大学共建浙江省肯恩创业创新研究院,更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世界知名大学建立科研合作关系。2020-2021学年,我校又新增4所研究院,目前我校和各地区、各机构合作共建科研机构达12所

据了解,新增的4所研究院分别为温州肯恩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品牌发展研究院、交互式学习及沉浸式虚拟现实研究院、社会与当代计算机研究院

目前,学校建有校内科研机构12个。其中,温州肯恩大学生物信息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更被认定为“2020年度浙江省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该基地由我校学术副校长杨毅欣博士领衔,专注于生物医药、大数据方面研究和开发。目前团队成员共11人,均为拥有博士学位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成员已承担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个省级科研项目和2个市级科技项目,累计获得科研资助经费100余万元。团队成员还在包括SCI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5篇,其中包括1篇 Nature和3篇Genome Research。前文提到的《使用 H-NOX 基序鉴定潜在的一氧化氮感应蛋白(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nitric oxide-sensing proteins using the H-NOX motif)》这一研究即来自该团队的研究成果。

对于基地的未来研究和发展,基地负责人杨毅欣副校长直言:“未来将以肿瘤生物学、新抗生素研发、病毒引起的宿主炎症风暴的基因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为方向,继续推进与美国以及一带一路等国家的科研合作,并积极服务于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促进温州产业转型升级。”

依托研究平台,温州肯恩大学作为链接中西的国际化高校,进一步发挥学校作为中外合作大学的优势,汇聚多元化人才,深化科技、教育、人才等各方面的改革创新。

科研引领,全校投入,温肯人在追逐科研创新的路上不断奔跑。

让我们为温肯的科研人们点赞!

文字 | 赖秋红(Alisa LAI)、王舒

制作 | 王智耀

初审 | 王智耀

终审 | 科研办、王舒

责编 | 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