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王校长想到我,还给我拍了照片。照片里的杨梅看起来挺红挺好吃的样子。希望之后有机会能回到温肯看一看,一方面看看大家,也看看学校新的成果。”日前,美国肯恩大学荣休校长达伍德·法拉希给王立校长写了一封信,信中不仅提到了校园里的杨梅树,表达了对温肯师生的想念,更对温肯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一颗杨梅的美味
跨越中美
又到了一年吃杨梅的季节,在温肯校园里,杨梅树也结出了硕果。校长王立看着这些颗粒饱满颜色欲滴的杨梅,便想起了远在大洋彼岸的“爱梅”人士法拉希博士,忍不住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与他分享,王立校长这样写道:“我们之前在温肯种植的杨梅树已经结出果实,期望你可以来,亲自尝一尝。”
据悉,法拉希博士和他的小孙女一直深爱温州的特产之一——杨梅。他们和杨梅的故事还要从2016年说起。
理事会秘书处主任助理朱思达是法拉希博士多次来温州的陪同翻译,他回忆道,2016年法拉希博士带着自己最心爱的小孙女来到中国,参加当年温肯首届毕业典礼,也是那一年,他们第一次品尝到了杨梅这个美味的温州美食。至此,这个味道一直让他们想念。
即使在重要场合,法拉希博士也要提起杨梅。在2016年典礼结束后,法拉希一行前往杭州,接受了时任浙江省省长李强的会见。“在会见中,法拉希博士还提到了他的孙女很喜欢杨梅,希望接下去在学校可以种点杨梅”,朱思达说。
“颗颗黑珠树中藏,此物只在五月有。游人过此尝一颗,满嘴酸甜不思归。”杨梅的美味跨越中美,让法拉希博士怀念不已。因而回信直言,杨梅看起来很红很好吃,想再回学校看看,更想看看温肯的变化。
结果的杨梅树
犹如成长十年的温肯
如今,这些杨梅树不仅种在了温肯校园的外教公寓附近,学生宿舍梅兰竹菊外也有种植,而且被养护得很好,每年5月,他们都会结出果实。据学校后勤与资产管理部工作人员介绍:“外教公寓标内现有36棵杨梅树,其中几棵结的还是白色的果实。学生宿舍梅兰竹菊外也有种植26棵,此外,学生宿舍二期后山也有分布,因为杨梅属于温州乡土树种,所以我们当初在选择树木时也有进行特别考虑。”
杨梅,它从一颗种子开始,种子被种在地下之后会慢慢的生根发芽。发芽之后经过漫长的生长,它的株型会越来越健壮,从发芽到开花结果可能要经过7~10年之久。
这一棵棵温肯校园里的杨梅树,见证了中美友好交流的故事,更见证了温肯十年的成长。而通过一年年的辛勤浇灌,成长并结出丰硕的果实的杨梅树,更如同走过十周年风雨的温肯。
回顾过去十年,中美合作创办的温肯跨越了语言、思考方式、文化等方面差异,不仅把美国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温州,更以中国水土孕育出丰硕的果实。十年来,温肯从第一批招录208名新生,到2019年增设硕博士专业,再到如今2800多名在校生、140多名全球招聘专任教师,60%以上毕业生到世界多地名校深造读研、升硕率稳居全省前列。
根植家国情怀
未来茁壮成长
如今的温肯,秉持中美两国教育“交融”的特点,以通识教育和博雅教育为核心,坚持“为不同的学生找到不同的发展方向”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致力于培养既有知识的宽度和技能的深度,还有创新意识、独特思维和对从事工作的执著与激情的“十”字型人才。
2021年软科大学排名,温肯上升了28位,成为中国排名上升最快的大学之一。
果实还不止如此。温肯的科研从零起步,大步迈进——组建温州肯恩大学专家咨询委员会,集结包括中外8位院士在内的15位专家学者;11个专业获批开展硕博研究生教育;兴建理工类实验室,获批生物信息与技术研究平台实验中心;多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温肯还被列入了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成果、中外合作办学示范性重点建设对象,已成为中美两省州友好合作的重要成果、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
那一棵棵长在温肯的杨梅树,不仅结出的果实深受人喜爱,它们姿态挺拔,一年四季树叶常绿,它们根系坚韧,可以稳住泥土,不让水土流失。如同温肯,在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同时,更不忘在学生心中种下家国情怀。
未来的温肯,将继续发力,努力成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的丰沃之地,成为学术和科研创新的蝶变之地,成为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光之地和中美人文教育交流的融会之地。
文字 | 范晨
图片 | 媒体中心 汤涟猗
制作 | 汤涟猗
责编 | 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