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毕业季微电影、豆瓣9.2高分纪录片到“日食记”…… 这位大四温肯儿追梦经历太励志!

2020-04-09 | 头条发布, 毕业生 | Chenyan Zhou

1月16日,由央视网出品,央视网视频中心与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联合制作的全新纪录片IP《人生第一次》登陆央视网、东方卫视等平台同步播出。在节目最后的演职员表中,温肯大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刘怀谷的名字出现在了“导演助理”的名录之中。目前,这部纪录片在豆瓣上的评分为9.2。

刘怀谷

温州肯恩大学2020届

市场营销专业

刘怀谷作品一

18年执导温肯首部毕业季微电影《来信》,19年暑期参与央视网《人生第一次》制作,2020刚过,他又加入了拥有5100万粉丝的短视频自媒体“日食记”团队实习……在人生的胶片上,他用镜头说话,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影像。临近毕业,他又收到了来自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递来的橄榄枝。

1 自学成才 梦想是最好的助推器

刘怀谷(图左一)

上个周六,当记者拨通刘怀谷的电话时,他仍忙碌在工作现场,只能仓促在工作室的安全通道里接受了采访。在“日食记”实习的他,大脑每天都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但他的声音中却没有丝毫疲惫的成分,说起自己的经历时,语调都在上扬。

让人惊讶的是,这个正走在影像制作道路上的温州小伙子,本身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不要被自己学习的专业所局限,很多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实践是告诉你真相的最好方式,它能很直观的让你感受到你适不适合这个行业,喜不喜欢这份工作。”对于刘怀谷来说,人生的每一个选择和每一段经历都不会是毫无用处的。

问及他为何会喜欢上记录光影?他的理由很实在。像无数的中二少年一样,他憧憬那种背着相机在学校各大活动现场来回奔波的感觉。经历过装酷阶段,他意识到技术才是“酷”的前提。于是他开始要求自己生产出高质量的作品,透过冲击感的色块,而向照片背后的抽象情绪深入。他渴望用照片记录一种状态,也许是相逢的情侣,或是过往行人匆匆的脚步,又或者是拥挤的公车。而这些状态背后,渗透出的是五味杂陈的情绪。刘怀谷想象着照片中人的故事,也期待着看照片的人所联想到的故事。

刘怀谷参与《Travel with US》剧照(图左二)

入门靠自学。他借鉴过YouTube和B站上的视频、买过网课、和国外相关专业的学生一起在项目中学习、也在温州本地的婚庆影像公司线下实习……日复一日的钻研,让刘怀谷的作品在视觉角度逐渐精进,构图和光影也逐渐趋于协调。

在校园里,他加入学生大使公关部,学媒moment影像部,制作了《早餐》《Travel with US》等一系列视频,他渐露锋芒,成为了温肯校园里的影像达人。2018年夏季,他出色的技术被校媒体中心相中,受邀拍摄温肯首部毕业季微电影《来信》。

2 机会来临 做好准备才能抓住

作品《来信》获得光明网毕业季微视频二等奖(图左一)

如果说之前的一个个视频练习磨练了刘怀谷的技术,《来信》的诞生让刘怀谷的作品第一次站到了更多观众面前。

《来信》由温肯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刘怀谷包办了导演、拍摄,剪辑、调色等工作。以往他仅需要考虑构图美与否,现在却需要考虑现场的协调和后期的一切工作。

微电影《来信》剧照(图为编剧及女主角周易晓)

现场的演员、后勤和拍摄人员等着他指示,灯光和机位等着他调度,配乐等着他构思。刘怀谷坦言,这都是他从未想象到过的困难。但好在彼此熟悉之后,大家的默契度渐渐提高,拍摄逐渐回归了正轨。他回忆起举话筒时酸痛的手,片场内那些总是试图影响剧组工作效率的蚊子,也记起了饱受这各种折磨却仍恪尽职守的那个团队。

“我真的讲不出一个动人的故事,但我真心感谢每一个参与和帮助过我们的人。”最终,这部微电影也为他收获了一枚有分量的奖项——“感动·毕业季”微视频创作大赛的二等奖。大赛由光明日报融媒体中心、腾讯视频、光明网联合发起,全国百余所高校送选了200多部作品。时至今日,刘怀谷仍觉得这是一次不可思议的成功。

刘怀谷参与温肯创新网络演说平台WIN的活动(图第一排右二)

而这一次的经历,也让刘怀谷认识到团队这一词的分量。他们伴随在刘怀谷的左右,不断为他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将他带入新的疆域驰骋。从那时起,他就意识到,身处一个适合自己的团队对于自我提升的帮助有多大。

刘怀谷参与温肯创新网络演说平台WIN的活动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有了前面的铺垫,机会来临时,他很快就抓住了。在一次参与温肯创新网络演说平台WIN的活动时,他对接到一位嘉宾,这位嘉宾便是后来《人生第一次》的导演。在一段时间的沟通和交流后,他主动向刘怀谷提出了实习邀请。这段经历,也成为了他难以忘怀的一次体验。在这个专业的团队里,他和总导演一起规划进度,联系场地和合作方,也偶尔参与小部分的拍摄。而导演们在拍摄间隙吃冰淇淋的时候,也很愿意和他聊两句,谈谈内心的想法。

《日食记》工作照

今年1月,刘怀谷又加入到了“日食记”的创作团队中。凭着「一人一猫」的组合和温暖治愈的画风,“日食记”已成为国内美食类自媒体中最受瞩目的头部IP。

刘怀谷工作照

刘怀谷在日食记的实习虽然刚刚开始,但加班已是常态。他坦言,“日食记”是一个年轻人间思想交流的空间,相互学习的场所。对他来说,这无疑是最合适的舞台。不喜拘束的他,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待在薪资优厚但死气沉沉的地方,也不希望在将来把上班当作噩梦来看待。现在的他,每天都被新鲜的知识包围,在团队中学习已经成为了一种本能,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如饥似渴。

“如果你有一个有趣的团队,和一群有趣的人一起共事,就算当下的工作无聊死板,生活也会充满幸福感,”他说。

3 透过镜头看世界 想表达的藏在方圆之内

刘怀谷作品二

翻翻刘怀谷的朋友圈,你会发现很多能保存下来直接作为壁纸的作品。

三月,他说“太喜欢胶片的感觉了,琢磨着下半年去纽约淘个成像复古的老镜头”;八月,他分享了亚洲宠物博览会的见闻,说“羊驼已经快要超过蓝猫在他心中的地位了”,顺便配上了特写;十二月,他用组图展示了圣诞节前夕的小东京,“离开旧金山前要发发洛杉矶”……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相机中的照片记录了千姿百态的城市。

刘怀谷作品三

他很少去名胜古迹,也不在乎网红打卡地,却对鲜为人知却质感十足的地方感兴趣。刘怀谷热衷于拍摄当地的人,也喜欢和他们交流,听他们的故事。他说这是他喜欢做的事,也会一直做下去。

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的价值是对等的,路途带给你的不光是视觉上的享受,还有各种各样的人。因此每逢假期,除了旅游,刘怀谷还会去到世界各地参加各种峰会和博览会,在那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他看来,人脉是听起来很世俗却真实的资源。他记得,一次期末,一位教授的课堂结语就只嘱咐了大家一句“毕业后要互相关照”,由此可见,参加的每一个组织,认识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一个隐形的机遇。正如他加入《人生第一次》团队的契机便是如此。

刘怀谷作品四

如今的刘怀谷,走过了13个国家,结识了一群志趣相投的伙伴。

刘怀谷作品五

每分每秒,他都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刷新,学习出新的技能点。发现身边所有人各自的长处并化为己用,是刘怀谷传递的进步秘诀。每当他对一个陌生人说出“你好”的时候,人脉的链条就会向外衍生一点,把他引向更广阔的世界。

目前, 刘怀谷已经收到了上海文广集团的offer。但他仍不满足于现状,除了摄影和视频制作本身,他还想在将来自己创业,成立自己的视频公司。

刘怀谷与同伴(图第一排左一)

每拍摄一张照片,每投出一份简历,每走到一个国家,都在将他改变……毕竟,对他而言,敢追梦,就没有什么不可以!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毕业季 | 全额奖学金直博学霸的大学原来是这样读的

毕业季丨不是学霸却收到哈佛递来的橄榄枝,这个温肯女生是如何做到的

毕业季 | 潘霄芸:把握人生的不确定性,从“偶然”中实现“必然”

文字 | 傅于真 王舒
图片 | 刘怀谷
制作 | 汤涟猗
责编 | 媒体中心